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专题专栏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河池市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

2023-10-27 10:35     来源:河池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切实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校园宣传阵地优势,有效把地方民族元素融入校园,教育引导各族师生成为民族团结的维护者、促进者。

以节日为契机,深化宣传教育。今年4月17日,宜州区第二小学党支部开展“三月三”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该校党支部的老师和留守儿童们一起动手做彩色网兜红鸡蛋、包艾馍、做五色糯米饭等,拉近与孩子们的心灵距离,更激发了留守儿童爱党爱国爱民族的思想情感。4月19日,宜州区司法局、检察院等部门联合福龙瑶族乡中心小学开展“潮起三月三、法治进瑶乡”系列活动。活动中,检察官结合真实生动的案例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促进民族团结和谐。4月20日,金城江区第五小学开展了2023年“壮族三月三”民族绘画活动。活动以“童心巧绣民族美”为主题,把绣球、民族服饰、五色糯米饭、彩蛋、铜鼓等民族元素融入手工绘画作品中,通过作品了解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教育成效。今年2月13日,天峨县长安中学带领学生走进岜暮乡都楼村纳朗屯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温红色经典 践行爱国教育”主题活动,学生参观纪念馆并聆听岜暮乡红色文化历史故事,感受到革命先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鲜血谱写出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英勇篇章,留下的红色记忆。3月16日,金城江区实验小学四(10)班学生在班级家长志愿者和老师的组织下,来到河池市青少年艺术交流中心(仫佬族非遗华清剪纸展馆)进行非遗剪纸研学活动。活动邀请了仫佬族剪纸技艺非遗传承人罗华清老师讲解剪纸技艺,激发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热情,也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4月10日,宜州区各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到该区体育馆共绘“同心圆”百米画卷,并将此画卷赠与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36中学少先队。学生们通过活动体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爱国、爱党、爱家乡的朴素情感。

以课堂为渠道,融入民族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借助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平台,宣讲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知识。并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在课堂教学和各学科教材中,深入挖掘民族团结教育融合点,融入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素材,精心设置思政、语文、党史学习教育和中华民族文化魅力课程,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德育教学”模式。宜州区第二小学把千年古城文化、刘三姐歌谣、彩调等地方文化编入校本课程,积极打造民族文化特色课后服务。同时,宜州区把宜州古城文化、刘三姐歌谣、彩调、抛绣球、板鞋等传统民族文化都纳入课后服务课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各学校则分别以毛南族文化和仫佬族文化为切入点,挖掘“傩面”文化、仫佬族文化等。

今后,我市教育系统将持续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弘扬主旋律,营造教育活动的浓厚氛围。铸牢广大青少年学生共创、共享、共传中华文化的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力争实现“一校(园)一特色”“一校(园)一精品”的目标。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